“自如甲醛房”事件持续发酵,许多人开始担心自己家中同样存在甲醛超标问题,于是纷纷到网上购买甲醛自测盒、甲醛检测仪等甲醛检验测试产品。然而,有经验的人指出,市面上的相关这类的产品绝大多数并未取得认证资质,结果并不可信。而备受追捧的活性炭包、光触媒等除甲醛方法,也被指出作用有限,治理甲醛仍需从源头入手。
尽管装修后特意“晾”了三个月,但小徐还是不放心。打开网购平台,输入“甲醛检测”,五花八门的产品令小徐直呼“大开眼界”,“便宜的只要几十块,贵的能上千,既有借助试剂比对色卡的自测盒,也有同时能测甲醛、PM2.5的多功能空气检测仪。”
在同事推荐下,小徐最终买来一款“六合一”的检测仪。依据使用说明,小徐在房间密闭12小时后打开检测仪,发现屏幕上的数值并不稳定,“低的时候显示甲醛是0.036,高的时候居然有0.141,那可就超标了。”
小徐又借来同事的检测仪再次确认,“没想到,两台同款的检测仪并排摆在一个地方,测出来的数值居然相去甚远,而且不光是甲醛,连其他指标也都不一样。”
对检测仪产生了质疑的远不止小徐一人。考虑到自己单位办公大楼装修没多久,走廊、办公室感觉都有一点异味,小白专门花了三百多元网购了一款甲醛检测仪,打算带过去做个检测。
产品到货后,小白顺手打开仪器,“其实没想过要测家里,因为这是五年前买的二手房,当时原房主就已经住过六年,我们没再做任何装修,床、衣柜、餐桌、沙发也都是把之前用过五六年的家具搬过来,觉得应该不会有问题。”然而,“顺手”检测的结果让小白大吃一惊:家里每立方米的甲醛含量居然达到了0.236毫克,是国家标准的两倍多!相反,小白用检测仪在单位检验测试的结果却并不超标,“如果我们这种住了十多年的房子都超标,那我可不敢相信新办公大楼能达标,或许只是没测出来。”
正式搬家前,林旭已经做足了准备,“家具一到位,我就买了一大箱活性炭包,足足四十袋,墙角、桌上、床头都放的有,应该算是全方面覆盖。”下单前,林旭还对同种类型的产品进行了一番比较,“活性炭分好多种,按原料有矿化活性炭,也有椰壳活性炭,按形状又包括球形活性炭和颗粒活性炭。”
在林旭看来,绿植同样是必需品,“像绿萝、吊兰这种,据说都是‘吸甲醛’的高手,屋里摆了十多盆,应该也能发挥作用吧!”此外,林旭还听来不少“偏方”,“有说用柚子皮、用茶叶的,还有说用醋或者洋葱的,也都放了点,算是种心理安慰。”
不过,两个月过去,林旭对除甲醛的效果并不满意,“一进屋,依旧是觉得眼睛有点不舒服,时间长了嗓子也有点难受,窗户打开稍好一些,关上就又不行了。”
相比之下,丁琳更倾向于新技术。“经过搜索,她锁定了除醛套装,”包括除醛喷雾、纳米改性光触媒和家具除味精华,据说能捕捉甲醛分子,还能利用生物催化分解技术,把甲醛等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虽说我也不太懂,但听起来挺‘高大上’的。
丁琳把屋里的家具挨个喷了一遍,又买来一台主打除甲醛功能的空气净化器,日夜不停地开着。一个月后,她请来专门的检验测试的机构采样分析,“结果出来,居然还是甲醛超过标准,只能再想别的办法。”
“按照规定,专业的检测工具需要得到CMC认证,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但目前市面上的甲醛检测工具几乎都不具备这样的资质,产品质量无从保证,测出来的结果往往不可信。”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表示,甲醛检测对仪器的传感器要求很高,正规实验室所用的仪器每台价值数万元,而网上销售的检测工具通常结构简单,空气的流速、湿度、温度等干扰因素都可能对结果产生特别大的影响,再加上没有专业实验室做校准,准确性也就无从谈起。
据了解,原国家质检总局去年曾组织并且开展对网售室内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检测仪产品的风险监测,随机检测的30批次手持甲醛检测仪样品均无CMC认证。全部的产品都未能准确检测出甲醛、TVOC的实际浓度,大部分样品甚至夸大测量精度,存在质量隐患。
“一些公司宣称可以带专业设备上门检测,甚至当场出结果,最大的目的是为了推销所谓的除甲醛产品,很容易让我们消费者上当受骗。”宋广生表示,甲醛检测应当找有国家级或省级计量认证标准的机构,只有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第三方检验测试的机构,才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实验室,允许在检验报告上使用CMA(中国计量认证的英文缩写)章,而这样的报告才具备法律上的约束力,“根据相关要求,现场应该有两个采样员,并且要经过专业培训,不是随便什么人拿个仪器就能做。采样和分析也必须是分开的,避免主观因素影响。”
针对名目繁多的除甲醛办法,宋广生指出其中误区重重。“活性炭虽然具备一定的吸附作用,但属于被动净化材料,室内空气流动性比较差的情况下,短时间很难捕捉到距离较远的空气中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在敞开的大空间中使用效果微乎其微,应当大多数都用在衣柜、抽屉等相对封闭的小空间。”宋广生还提醒,活性炭对于甲醛的吸附并不稳定,一旦达到饱和,有害化学气体还会再次释放,反倒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必须及时更换。
至于备受推崇的绿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史军也曾撰文指出,吊兰等植物虽然有一定的吸收甲醛能力,但能力相当有限,不足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显著降低一般居室内的甲醛浓度。
“还有一些诸如光触媒等甲醛消除剂,也不能盲目使用。”宋广生表示,目前国家还没有关于甲醛清除剂方面的有关标准,市面上的这类产品良莠不齐,所谓的光触媒也多半是噱头,不仅未必能消除甲醛,安全性上也存在争议。
宋广生还指出,市面上许多标榜具备“除甲醛”功能的空气净化器并不可靠,“大多数宣称可以除甲醛的空气净化器,是在净化器的高效过滤器上面喷涂了净化甲醛的材料,很容易出现吸附饱和的情况,也就意味着使用一段时间后,除甲醛的性能就会变得很微弱。”
“从效果来看,开窗通风或安装新风系统的确能够在降低甲醛浓度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这仍然不是根本处理方法。”宋广生表示,如果甲醛超过标准是因为大量使用不合格的材料,那么即使晾上两年也无济于事。更何况,低温条件下,甲醛等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的释放量很低,等到冬季供暖或者来年气温回暖,甲醛浓度还是会升高,因此关键还是要请专业技术人员找出污染源,进行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处理。同时,在装修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地选择甲醛含量相比来说较低的新材料、新工艺,从源头上加以控制。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近期公布了对网红产品“甲醛检测仪”的风险监测结果,检测结果为:无一批“甲醛检测仪”产品示值误差符合技术方面的要求,无一批次“甲醛检测仪”在设定的检测环境条件下的重复性符合标准要求。 上海市计测院材质中心副主任丁臻敏:通俗就是说这个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近期公布了对网红产品“甲醛检测仪”的风险监测结果,检测结果为:无一批“甲醛检测仪”产品示值误差符合技术方面的要求,无一批次“甲醛检测仪”在设定的检测环境条件下的重复性符合标准要求。这次风险监测选择在京东商城和天猫两个电子商务平台购买样
申请甲醛检测却迟迟无人上门;空气进化设施到位没有确切时间;退租或换租还需承担已发生房租…… 署名:东方ic 近日,自如甲醛超过标准的事情持续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同样被甲醛超标所困扰的王静(化名)和同室几个小伙伴们,只能在呛人的房间里等待这些问
昨天,一篇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题为“阿里P7员工得白血病身故,生前租了自如甲醛房”的文章在网络上刷屏。文内称,今年1月份,37岁的王某入职阿里巴巴杭州总部。入职体检结果为其各项指标正常。王某在杭州租住了租房平台自如的一套复式房子,今年7月份
昨天,微信公众号“呦呦鹿鸣”发布文章称,阿里员工王先生在租自如甲醛房两月后白血病身亡。刚刚(9月1日),自如CEO熊林回应此事:目前专业机构在调查病因,若是自如的责任,一定承担。 这篇公众号文章介绍,王先生在杭州租住,房子本来是复式,自如将
2018年3月10日讯,经检验测试发现承租的房屋甲醛超过标准,住在北京的一位孕妇遂将房屋中介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全额退还5000元中介费。今天上午记者获悉,海淀法院受理了此案。 仅供配图使用(与本文内容无关) 原告李女士是位准妈妈,已有三个月的身孕。
提到甲醛污染,人们深恶痛绝。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消费的升级,消费的人在居家生活中不再单纯地只关心装修的样式,更多时候则会关心装修的用料是否环保、装修过后室内的空气质量是不是达标。但甲醛究竟存在于啥地方,谁才是释放甲醛的主要源头?消费者很多时候
2017年7月18日讯,最近,曹女士一家在西城区百万庄租了一套房子。入住时,考虑到自己即将分娩,所以准备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一次检测。经相关机构检测,室内甲醛含量超标三到四倍,这个结果让一家人大吃一惊。一个星期后,另一家机构给出的检测结果却是
2017年5月24日讯,市工商局今天公布,北京金星吉盛祥家具厂的三屉柜等26种家具不合格,全市下架,其中有10款床头柜都发现甲醛释放量超标,无异于在枕边放了个“毒气柜”。 市工商局近期抽检发现,标称北京龙森利达家具的床头柜、北京旭林凯乐家具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一定要标注明确“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是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